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吃櫻桃可以改善痛風? 研究:2天1碗半減少35%發作機率 NOWnews – 2012年9月30日 上午9:1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轉涼,不只是感冒患者增加,痛風患者入秋後痛風的發作也增加了30%至40%。近日有個研究發現,吃櫻桃可以改善痛風,因櫻桃內含有抗氧化物可以當天然酵素抑制劑,可以降低痛風發作。 根據「關節炎和風濕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期刊登載的研究報告,痛風病患2天吃1碗半的櫻桃,就可以將發作的機率減少35%。這是由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張宇慶(Yuqing Zhang)率領研究人員觀察633名痛風患者,食用3份新鮮櫻桃或櫻桃萃取物的病患,比起沒吃櫻桃的病患,痛風發作的機率低35%,1份大約是10至12顆櫻桃,但食用超過3份櫻桃,效用並不會增加。。 另外,若是病患食用櫻桃並搭配降尿酸藥物,發作機率比不吃藥或不吃櫻桃者低了75%。其實之前有研究指出,櫻桃含有的化學物質能夠降低血液中的尿酸,英國醫師席爾曼(Alan Silman)表示,一般認為櫻桃含有的抗氧化物可以當作天然酵素抑制劑,可以降低痛風發作。 痛風好發於年長者,男人罹患的機率是女性的3到4倍,但隨著飲食習慣改變,我國痛風病患不僅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有越來越多1、20歲就痛風發作的個案,而肥胖、酒與糖尿病都是罹患痛風的高風險因子。
專家稱阿茲海默症是另一糖尿病 中央社 – 2012年9月30日 下午10:26 (中央社紐約30日綜合外電報導)糖尿病患者失智的風險較高,但失智是否屬另一種糖尿病?部分研究人員贊同此說。部分專家表示,影響數以百萬計美國人的阿茲海默症,實際上是第3型糖尿病,而非另一種疾患。 據美國「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報導,就當今臨床醫學而言,總共有3種糖尿病。第1型糖尿病通常於孩童時期診斷出來,無已知病因或療法。第2型糖尿病又稱生活型態糖尿病,但也與種族和家族病史有關。另一種妊娠性糖尿病,會侵襲懷孕婦女,但在生產後90%案例會回復正常。 如同食物作家和健康倡議者畢特曼(Mark Bittman)最近在「紐約時報」言論版撰文指出,美國布朗大學醫學院(Brown Medical School)神經病理學家戴拉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教授於2005年提出,阿茲海默症實際上只是飲食引發的另一種糖尿病。 在戴拉蒙特的研究中,她證明在阿茲海默症初期,病患腦部的胰島素濃度和受體明顯減少,且隨著病程發展,持續維持這種趨勢。 當研究報告於「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Alzheimer's Disease)發表時,她在新聞稿中寫道,「阿茲海默症的許多未經解釋特徵,例如腦部細胞死亡和糾結等,似乎與胰島素訊息傳遞不正常有關。這顯示阿茲海默症最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疾病,也就是另一種糖尿病。」 如果理解胰島素如何運作,上述理由就很有道理。人體藉由胰島素調節血糖,胰島素促使細胞從血液中擷取葡萄糖轉化成能量,當人們食用高脂和高糖飲食時,太多糖份讓細胞招架不住,細胞就不再與胰島素良好反應,這種現象就稱為胰島素抗性,如果未處置,就會引發第2型糖尿病。 因胰島素抗性造成的血糖升高其後會破壞身體組織,引發心臟病、神經損害、眼睛受損等。當損害到腦部細胞時,記憶功能喪失就會失去判斷力。換句話說,如同部分研究人員所稱,就會罹患阿茲海默症。 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指出,阿茲海默症和糖尿病罹患率雙雙不斷攀升,隨著人口老化,阿茲海默症罹患率「未來幾年將會快速攀升」。據信阿茲海默症是由遺傳、環境和生活型態等多種因素綜合造成,但此疾病屬另一種糖尿病的說法,為飲食和運動較其他因素更能預防阿茲海默症,提供了新的憑證。 魚類、胡桃和亞麻籽等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已証明能降低認知退化的風險,如同水果、蔬菜和茶中的抗氧化物般,這些食物全都顯示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 健康飲食倡議者畢特曼表示,解決之道是奉行「健全」飲食,充分攝取植物、低飽和脂肪和少吃糖,以預防認知退化、糖尿病以及一大堆其他不利副作用。1010930
中年女性眼嘴過乾 小心乾燥症作祟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2年9月30日 下午5:16 乾燥症在醫學上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 … 中年女性若常常感覺眼睛、嘴巴很乾燥,可能不單純只是水分補充不足,而是源自罹患乾燥症,這是一種主要影響淚腺與唾液腺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致病原因不明,推論與病毒感染、基因、及荷爾蒙有關。 ▲ 乾燥症在醫學上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容易發生在中年女性,男與女的好發比例為1:9,眼睛、嘴巴與皮膚都常常感覺非常乾燥。(攝影/駱慧雯)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蕭凱鴻指出,乾燥症在醫學上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容易發生在中年女性,男與女的好發比例為1:9。患者會覺得眼睛乾乾澀澀,有異物感,要常常點眼藥水才會舒服,更嚴重時會導致眼睛疼痛、角膜發炎,角膜潰瘍,眼睛模糊或失明。 再舉口乾為例,早期時病患會抱怨口腔味道異常、覺得火氣大、食不知味;當口水越來越少,吃白飯或乾燥的食物(例如饅頭、麵包)時,一定要配白開水才吃得下去,常會蛀牙、舌苔紅,甚至兩側唾液腺的腫痛。此外,皮膚乾燥也很常見,有些婦女因為陰道乾燥會導致性交疼痛,陰道搔癢或陰道炎。 乾燥症是一個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因此約4成患者會有腺體外症狀,可能出現發燒、倦怠、關節肌肉疼痛、溶血性貧血、萎縮性胃炎、甲狀腺炎、血管炎、肺纖維化、腎小管發炎、神經病變、及淋巴瘤等,導致患者也容易有長期焦慮或憂鬱的情況。 蕭凱鴻醫師表示,對於乾燥症造成的不適僅能症狀治療,因此更要查出有無合併的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肝炎、或其他特定的病毒感染等。也要回顧病患藥物的使用,像是抗過敏藥、利尿劑、止瀉藥、精神鎮靜藥、降血壓藥、抗憂鬱藥,都可能引起乾燥症的現象。 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健保有給付增加口水及淚液分泌的藥物,需由免疫風濕科醫師事前提出申請。免疫調節劑可長期改善免疫系統方面的異常,但用藥的種類,必須由醫師視疾病狀況而定。
長期不吃肉竟早衰失智 作者: /撰文/林欣怡 | 今周刊 – 2012年9月28日 下午9:30 蔬食者愈來愈多,前副總統呂秀蓮也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吃蔬食後,身體愈來愈健康,體重也減輕了四公斤。不過,醫師提醒,蔬食者要注意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免造成失智等其他病症。 英諺說:「You are what you eat」,意指吃進什麼樣的食物,就決定什麼樣的身體。自然醫學博士、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俊旭說,身體健康與飲食有很密切的關係。 「現代人大都吃錯了。」陳俊旭直言,大多數的慢性病都是吃出來的,像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飲食比例錯誤,吃太多澱粉、糕餅、水果,吃太少蔬菜所致;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則是因壞油(油炸食物)吃太多、蔬菜、水果(含抗氧化劑可對抗體內自由基)吃太少;憂鬱症也與優質蛋白(如新鮮魚肉、蛋)及好油吃太少有關。 缺乏B 提前退化 日前媒體報導,一名七十二歲老伯因記憶力嚴重衰退、說話不斷重複而就醫,醫師從他體內幾乎檢測不到維生素B12,原來患者因擔心高血壓、心臟病,平日不敢吃紅肉,經針劑補充維生素後,立刻好轉。 還有一名婦人擔心膽固醇過高,每天只吃青菜、水果,有一天外出出現劇烈胸痛。送醫診斷發現她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脂超標,引起心血管疾病。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解釋,長期不吃肉會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造血重要元素,若缺乏會造成神經病變及貧血,引發疲倦、腦力和體力減退、臉色蒼白等;缺乏B12也會使血管狹小及血液栓塞,增加心臟病和腦中風風險。 郵政醫院營養師、台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黃淑惠也說,維生素B12是人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輔助酵素,體內含量不足時會影響神經傳導的分泌,出現記憶喪失、失智、神經痛、末梢神經炎等症狀。因此她呼籲長期茹素的人,即使不吃肉、蛋,也要吃豆腐等黃豆製品,腦子才不會提早退化。 黃淑惠說,很多人以為少吃肉、多吃蔬果就是健康,有些人甚至一天三餐只吃飯配菜,連豆腐、黃豆等也拒吃,怕尿酸高;吃蛋怕膽固醇過高,認為這樣就很健康。其實長期下來,身體會因缺乏維他命B12、蛋白質而出毛病。 半素半葷最健康 對營養頗有研究的洪建德表示,蛋白質最重要的功能,是擔任人體建造組織、修補組織以及調節生理機能的工作,因而有人稱它為「人體工程師」。此外,蛋白質還能構成抗體,來維持身體的抵抗力;人體的神經傳導物質也由蛋白質構成,負責傳導神經刺激。 現代人講求健康,流行吃蔬食餐,這看在醫師、營養師眼裡,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蛋白質是人體修補組織的重要原料,不吃蛋白質食物才是生病的最大禍首。 人體如缺乏蛋白質,無法執行新陳代謝;長期缺乏蛋白質,導致生理機能無法正常運轉,容易提早衰退。黃淑惠門診裡,就有老人家因不吃蛋、肉、黃豆,導致身體機能衰退,甚至提早出現失智症狀。 許多人擔心營養過剩而不敢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黃淑惠與洪建德認為不須過度憂慮,現代人該在意的是飲食均衡,而非攝取某種營養過量的問題。國外有研究發現,半素半葷是最健康的飲食原則。 健康飲食八大原則 身體會慢性發炎、快速老化、甚至癌化,最常見原因是錯誤的飲食方式,陳俊旭提供以下八大飲食原則,供讀者參考。 1. 食物四分法:每餐飲食中蔬菜類、水果類、蛋白質類及澱粉類各占25%。 2. 多吃好油、少吃壞油:好油可以維護及促進健康,壞油則會損害健康。 3. 多原味、少調味:吃新鮮原味食物。 4. 多吃完整食物:很多食物都可以連籽帶皮吃,如葡萄、蘋果等。 5. 精製糖、精製澱粉少吃:吃過多精製糖或澱粉,會增加身體負擔,影響吸收維生素C,使抵抗力變差。 6. 每餐只吃七分飽:吃太飽或有吃消夜習慣的人,睡覺時容易因體內有過多營養素流竄,造成過多葡萄糖進入腦中,導致睡不穩或多夢。 7. 食物種類多樣化:人體要維持基本生理運作、新陳代謝,要靠體內成千上萬的營養素,只要缺少任何一種營養素,就會造成代謝失衡。 8. 多喝潔淨的水:喝好水很重要,不僅有助新陳代謝,還有解除疲勞、助眠、美容的效果。
每天1包核桃 精子活跳跳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8月17日 上午12:16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男人每天吃一包核桃,可幫助精子活跳跳。 這項發表於「生殖生物學」期刊的研究指出,21到35歲男性若每天吃75公克核桃,可幫助改善精子的活力、生命力,精子形態也會比較健康。 研究指出,全世界最多有7000萬對伴侶患有不孕症,其中約30~50%責任在男性。有些研究發現,在工業化國家,人類男性精子品質越來越差。可能是污染、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或西式飲食影響到精子品質。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溫蒂‧羅賓斯醫師研究團隊想了解男性多食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否能使精子更健康、更成熟,並減緩西式飲食對精子的危害。 魚類、魚油、亞麻籽、核桃都含有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核桃更含有大量α-亞麻酸,而α-亞麻酸是一種植物性Omega-3脂肪酸。 研究團隊選擇117名健康男性為研究對象,其年齡介於21到35歲,平常都是採用西式飲食。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盡量避免食用堅果類食物,另一組則每天吃75公克核桃。以前有研究發現,75公克核桃可改變血脂濃度,健康、年輕男性每天吃75公克核桃,並不會讓體重增加。 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之前先為這些男性測量精子品質,研究持續12周後,再測量一次。經過12周後,兩組成員體重、身體質量指數都沒有出現明顯變化。但食用核桃的男性精子活力、生命力都提升不少,精子型態也顯得更加健康,且精子染色體異常狀況更大大減少。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夏吃嫩薑 助消暑、排濕、瘦身

面對黏膩濕熱的酷暑,如何保持清爽舒適? 受暖化效應影響,全球氣候變幻無常─夏天愈來愈熱、冬天卻愈來愈冷;加上台灣地處海島,每到夏季得遭受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夾擊,使人常感黏膩煩躁,渾身不自在。 最快的解決方法不外乎躲進冷氣房,再猛灌冷飲、啃冰棒圖個涼快,雖然可以立即將悶熱壓下去,但從中醫觀點來看,反而使得熱氣不易發散,滯留於臟腑之間,甚至必須消耗身體本身的元氣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寒冷,不利養生。 師法傳統智慧,就能身心清涼安度酷暑。 一、消暑首重「去濕」 體內濕氣重,讓人覺得睏倦、食慾不振、手腳冰冷、全身黏膩不舒服,惟真中醫診所連建廷醫師認為,濕熱是夏季百病之源,因此,夏季養生應將「去濕」列為首要任務。 他將台灣人多過敏的原因歸咎於環境濕氣太重,並且許多人從戶外走進室內,不顧自己早已汗流浹背,還迫不及待鑽進冷氣房,冷熱溫差大加上濕邪入侵,於是感冒、過敏、骨節痠痛隨之而來。 3個好辦法,為身體去濕! ●吃點辣的 一般人認為吃辣上火,夏天不適合吃,事實上,愈是濕熱的地區,愈可透過吃辣促進人體排汗,有助於逼散體內濕氣,讓人在悶熱環境中反而覺得涼爽舒適。 此外,在酷暑難耐的環境中,人們大多沒有胃口,這時吃點辣食或加了香料的咖哩,可促進食欲、開胃下飯。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也提醒,中醫觀點來看,辣食畢竟多屬熱性,適量食用就好。 尤其身體已有發炎症狀,例如胃潰瘍、支氣管炎、痔瘡、高血壓患者,或體質本屬陰虛燥熱的人,應該避免吃辣。 ●常吃利濕食物 許中華指出,綠豆、蓮藕、白朮、薏仁、茯苓等中藥材,有利濕效果,對於排解夏季濕熱很有幫助。 除了刻意烹煮蓮藕湯或綠豆薏仁等甜湯之外,他自己的做法是,將利濕食材加進日常食用的主食中,例如洗米時加入米量十分之一的綠豆和少許薏仁,泡軟後直接放進飯鍋煮熟食用,不但增加米飯口感,也為身體去濕。 連建廷特別推崇吃嫩薑。他指出,嫩薑溫和,吃了不上火,利濕效果也好,曾有病人減重多次不成功,沮喪求診,他把脈診斷後認為是體內濕氣太重的問題,於是要病人三餐都加嫩薑,結果只用這個方法,就順利減重10公斤。 ●走進大自然 現代人經常待在密閉空調室裡,體力消耗少,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也變差,保持運動習慣可活絡器官運作,增強水分代謝,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許中華建議,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年齡和喜好,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例如散步、打太極拳、騎腳踏車等能微微流汗卻不是激烈飆汗的方式,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且長期運動的習慣。 「我個人最喜歡爬山,」許中華說,大自然是最好的運動空間,就算再忙,他每週都要擠出時間上山走走,配合慢、深、吐氣多於吸氣的節奏,讓大自然的「宗氣」透過肺臟交換進入體內,貫通心脈。 二、補氣養脾胃,頭腦不昏沉 暑熱損傷人體津液,導致脾胃功能變弱,且耗傷元氣、損精神,氣血不足之下,人會變得昏沉、嗜睡。 登琪爾養生莊所餐飲總監張恬慈進一步解釋,氣不足則胸悶、呼吸短促,供給腦部的血液含氧量低,自然容易頭昏睏倦,因此,補氣則氣足,氣足後腦筋才能保持清明,因此夏日昏昏欲睡,可從補氣著手。 此外,由於炎熱出汗使得胃腸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胃腸蠕動變慢,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腸胃病好發季節,透過健脾藥方可以改善。 最常見的方子是四君子湯,有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功效,主藥材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四味,再依不同體質加減。 許中華也特別提醒,為免增加腸胃負擔,飲食應清淡,少吃油膩,才是夏季清爽之道。

身體疲憊提不起勁 可能跟缺鐵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你知道嗎?身體感到疲憊,每天昏昏欲睡提不起勁,可能是因為人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息息相關。一般人即使沒有貧血症狀,身體也有可能因為缺鐵而感到疲勞嗜睡。根據CMAJ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一項新研究顯示,服用鐵補充劑可以顯著降低婦女的疲勞。這項研究顯示,婦女缺鐵可能會有疲倦的表現。 Favrat博士在刊登於7月9日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當中指出,以18歲至50歲之間的198位女性,非缺鐵性貧血症患者,連續每日口服相當80毫克(約一顆的劑量)的鐵劑,連續服用補充了12週,下降了將近50%的疲勞感,有將近19%的顯著差異,與未服用鐵劑者相比。研究也發現,婦女如缺鐵,因而產生疲憊感是男性的三倍,顯示鐵對女性的重要。 Favrat博士也說,一般人感到疲憊,通常都會認為與情緒、生活習慣及壓力有關,現在臨床發現,也可能與缺鐵有關,將是對相關治療及改善方法,有顯著的幫助作用! 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也說,缺鐵感到疲勞,不一定只有服用鐵劑的方法,也可從生活中的含鐵食物著手,除了紅肉是鐵最主要的來源,其他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黑芝麻、堅果類、黑糖等,都是可補充鐵質的天然好食物,適量食用不僅可減少疲勞感,對女性朋友來說都是不錯的食品。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陳旺全中醫師 「剪刀操」防疾病、抗老化 文.江子芽 richqueen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11:10:39 | 要健康 不受環境影響,也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在雙手可以伸直、沒有尖銳家具的地方,一個人就能獨力做「剪刀操」,做到汗水淋漓、通體舒暢。 年近60,看起來卻像50歲不到,陳旺全醫師自創、研發的「剪刀操」,不僅讓他青春永駐,而且精力充沛、不容易生病。陳旺全的這套「剪刀操」,充分活絡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等於全身12條經絡都運動到了,而且陰陽調和。 所以勤做「剪刀操」可以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增強抗病抵抗力,還能減緩記憶力退化,有助一般人養生保健。 全身12條經絡都運動到了 陳旺全一星期看12個診次,平時演講、研究、發表論文不斷,還寫了10幾本書。最忙的時候,曾經一天只睡一小時,不夠的部分,就撿剩餘的時間來補眠。因為勤做「剪刀操」,也留心飲食,「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而能有足夠的體力、腦力做事。 說起這套「剪刀操」,陳旺全很有心得,說平時他在內科、針灸門診時,教很多中風和腦性麻痺病人做復健,用的就是這套「剪刀操」,後來發現效果真的很不錯,而認真推廣這套體操,讓有病的人靠著做體操自己幫自己,沒病的人做體操養生保健。 他說,未來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很多退休的人沒事做,很容易被老人痴呆症所苦,而「剪刀操」所需空間不大,也不受時間限制,又不是劇烈運動,活動量不算大,還可減緩老人記憶力衰退,是老少咸宜的保健運動。如果能在戶外活動,在山上、瀑布邊充滿芬多精和負離子的地方多做幾回「剪刀操」,那就更有益身體健康了。 中風、腦性麻痺復健成效顯著 陳旺全說,中醫講的「陰陽平衡」、「致中和」,也就是西醫說的「酸鹼中和」、「免疫平衡」。他的「剪刀操」也源自經絡原理,透過手部和足部的動作,刺激經絡循環來調節免疫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在做手部動作時,因為每根手指牽動不同的經絡,會對應到特定臟腑,所以如果拇指向上伸直的反應比較鈍、有點麻、感覺不那麼靈活,那就代表肺部功能有待加強;若是食指感覺不靈活,則是大腸、消化系統有狀況;若是中指,則是心包經、胸腔之循環系統;若是無名指和小指,就對應到心臟。 做腳部動作時也可自我診斷一下,腳內側走肝、脾、腎經,若是腳內側酸麻、蒼白、萎縮或水腫,則代表肝、脾、腎功能有狀況;腳外側走胃、膽、膀胱經,若腳外側酸麻痛,則代表消化、膽道及泌尿系統功能不佳。 這套「剪刀操」原來只有手、腳三式,後又加上進階版的「原地踏步操」,一套共四個階段,只要動作確實,指尖用力,手肘盡量伸直,膝蓋該彎、腳尖該踮的時候「量力而為」,以能保持身體平衡、不跌倒為原則。一次做數回,每次運動30到40分鐘就足夠,最後再做個簡單的「收操」,就算大功告成,每天早晚各運動一次。一開始,做操不久就會渾身發熱、發汗,做完整套操後,全身的經絡都拉到了,心跳數若達每分鐘(220-實際年齡)×0.7次,就算有功效。只要能持之以恆,一定能長保健康,每天都精力旺盛。 中風或腦性麻痺的病人,通常平衡感較差,做「剪刀操」時若有家屬從旁協助照護、必要時給予攙扶最好。一般人做「剪刀操」,若遇單腳彎膝、踮腳等動作難以保持身體平衡時,也可適度把腳放下、支撐一下,以運動安全為最重要。如果從頭到尾做完四階段操會覺得吃力,也可以循序漸進,先熟練第一階段,練完直接跳第五階段「收操」,等到能駕輕就熟後再依序進階,慢慢加入第二、三、四階段,務求每一個動作都做得確實。 《第一階段:手部運動》 準備式: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向身旁兩側伸直平舉,五指朝上,縮小腹,擴胸。 1.雙手五指朝上(手部動作圖A),手肘關節伸直、不能彎曲,向胸前靠攏,與胸同高,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手胸前交叉到極致,再慢慢打開,回到準備式。 2.一樣雙手五指朝上,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胸前交叉到極致,再打開回到準備式。 3.以下動作重複上述之1到2式,唯手勢變化為手部動作圖B~F,每一個手勢要做兩式,總計應再做10式,此一部分動作才算完成,接續下一階段動作。 4.雙腳直立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重覆上述1~3動作。單腳直立時,另一腳曲膝,腳背盡量拉直成一直線,腳底盡量貼近屁股。 《第二階段:手┼足半蹲運動》 1.雙腳一路維持「雙膝微彎,半蹲」的狀態,縮腹、挺胸、手肘伸直,甚至回準備式時依然保持半蹲。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2.雙腳半蹲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腳背盡量拉直,腳底盡量貼近屁股,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第三階段:手┼足半蹲┼踮腳尖運動》 1.雙腳一路維持「雙膝微彎,半蹲,再踮腳尖」,縮腹、挺胸、手肘伸直。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完畢,回準備式時雙腳依然保持半蹲,但若無法保持身體平衡,可以在回準備式時暫時不踮腳。 2.雙腳半蹲、踮腳尖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腳背盡量拉直,腳底盡量貼近屁股,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第四階段:踏步操》 準備式:雙手隨雙腳踏步而前後擺動,手肘伸直。 1.雙手動作如手部動作圖所示:先做A手勢,兩手前後各擺動一次,以此類推A~F手勢,兩手前後擺動一次。 2.雙腳動作如下:抬起來的那隻腳,大腿要和身體成90度垂直,腳背盡量拉直成180度,腳後跟盡量踢到屁股。兩腳交替踏踢,配合A~F的手部動作。 《第五階段:收操》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在腹部前面十指交叉緊扣,手肘伸直。然後雙掌外翻,向前、向上慢慢舉起,同時盡量吸氣,手舉到頭頂,氣也吸到飽足,踮起腳尖。停一下,雙手自然鬆開,手肘依然伸直,兩手掌心朝外,慢慢放下,同時也慢慢吐氣。最後雙手回到身體兩側,氣也吐盡,就完成「收操」動作。 《第二階段:手┼足半蹲運動》 1.雙腳一路維持「雙膝微彎,半蹲」的狀態,縮腹、挺胸、手肘伸直,甚至回準備式時依然保持半蹲。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2.雙腳半蹲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腳背盡量拉直,腳底盡量貼近屁股,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第三階段:手┼足半蹲┼踮腳尖運動》 1.雙腳一路維持「雙膝微彎,半蹲,再踮腳尖」,縮腹、挺胸、手肘伸直。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完畢,回準備式時雙腳依然保持半蹲,但若無法保持身體平衡,可以在回準備式時暫時不踮腳。 2.雙腳半蹲、踮腳尖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腳背盡量拉直,腳底盡量貼近屁股,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第四階段:踏步操》 準備式:雙手隨雙腳踏步而前後擺動,手肘伸直。 1.雙手動作如手部動作圖所示:先做A手勢,兩手前後各擺動一次,以此類推A~F手勢,兩手前後擺動一次。 2.雙腳動作如下:抬起來的那隻腳,大腿要和身體成90度垂直,腳背盡量拉直成180度,腳後跟盡量踢到屁股。兩腳交替踏踢,配合A~F的手部動作。 《第五階段:收操》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在腹部前面十指交叉緊扣,手肘伸直。然後雙掌外翻,向前、向上慢慢舉起,同時盡量吸氣,手舉到頭頂,氣也吸到飽足,踮起腳尖。停一下,雙手自然鬆開,手肘依然伸直,兩手掌心朝外,慢慢放下,同時也慢慢吐氣。最後雙手回到身體兩側,氣也吐盡,就完成「收操」動作。 留言 (0) | 引用 (0) | 人氣 (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避免皮膚傷害 夏日防曬不能少 文/周彥吉 炎炎夏日,陽光紫外線指數不斷上升,大家是否都做好防曬的準備呢?如果沒有做好防曬,紫外線照射到皮膚後,除了會曬紅、曬傷外,長時間下來,不但會產生曬斑,還會進一步形成自由基,加速皮膚老化,甚至造成皮膚癌的發生。 市面上的防曬產品種類五花八門,裡面通常添加不只一種的防曬成分。目前衛生署核可的防曬產品成分共有37種,可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兩大類,為了達到全面抗紫外線的效果,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多半都同時含有物理性及化學性的成分。 物理性防曬包含氧化鋅及二氧化鈦兩種成分,是將紫外線在皮膚表面反射出去;化學性防曬則是吸收陽光的紫外線,將其轉變為其他波長的光線或熱能。有些化學性防曬成分因為吸收紫外線後分解的物質對皮膚具有敏感性,所以不建議敏感性膚質的朋友使用。 但隨著保養品製造技術的進步,化學性防曬成分的穩定度增加,已經大大降低過敏發生的機會。不過,如果是年紀較小朋友,由於皮膚角質層的屏障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為了避免化學性防曬的成分經過皮膚吸收增加過敏的機會,最好利用穿戴帽子或長袖衣物的方式來遮蔽陽光,或是使用純物理性的防曬產品。 一般建議出門30分鐘前就要先擦好防曬,而且擦的厚度要夠,以一張成人的臉來說,大約需使用一顆花生米大小的量,才能真正達到產品防曬係數的效果。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或是天氣炎熱流汗,每兩小時就要再補充一次。 預防重於治療,隨時做好防曬,避免陽光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才是保持白皙肌膚的最佳良方。 (作者為台北芯悅皮膚科診所院長)
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 T2T!職場達人專欄 隨緣...隨意...隨遇...隨喜 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有一天,40歲出頭的女強人苦惱無助地出現在心理醫生面前說:「我不喜歡我的工作,對同仁沒耐性,也不關心他們,感覺工作沒什麼意義,我每天都覺得很沮喪,早上爬不起來,晚上睡不著,還會無緣無故的掉眼淚。 我想把工作辭掉,而且我也不缺錢。」   心理醫師問:「你不工作,那你準備做什麼?」 「我只是不想做了!」這位女主管回答。心理醫師聽完她的情況,立刻勸她打消辭職的念頭。『你不能這麼做。你如果把工作辭掉,你就會馬上成了一個專職的鬱症患者。   你一定是遭遇到某些問題,你必須去緩解這些問題,而不是把工作辭掉。』 心理醫生勸她。當時,這位心緒煩亂的女主管正計劃把工作辭掉,準備到偏僻的鄉下買一棟房子,一個人住在那裡。心理醫師一聽,「那就更危險了!因為你會更寂寞、更難過。我希望您先就自己的環境調適一下。」這位及時為女主管踩煞車的諮商師,就是著名的作家鄭石岩。   從事了20幾年的心理諮商,鄭石岩教授發現,最近幾年,台灣憂愁、煩惱的人口正不斷在增加。從流行文化裏,更可以感受到這種煩惱的情緒,無處不在? C歌星周華健唱著中年男人的煩惱,從「鈔票愈來愈難賺、孩子愈來愈胖,到威而剛的藍色小藥丸」都讓中年男子煩啊!而原本應該「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新新人類,隨著社會的複雜多元,情緒的困境四處蔓延。   歌手林曉培一曲《煩》,直率大聲地喊著:「煩啊!煩啊!煩得不能呼吸」彷彿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心聲。煩惱為何而起?憂愁為何而起?煩惱為何而生?現代人為何把焦慮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被恐嚇之中。   他指出電視廣告每天都在警告:「你長得太胖了!」「你在床上的表現還不夠好!」「你吃的油裏頭膽固醇太多了!」「你喝的水中有很多細菌」,搞得每個人都緊張兮兮。與過去的壓力來源比起來,現代人焦慮的常常是一種?無形、抽象的,甚至是想像出的危險。我們的身體對這些無形的壓力做出反應,肌肉緊張、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腎上腺分泌增加,這些反應可以讓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在過去可以幫助人類逃離野獸、災難,然後我們的身體就可以回復正常的狀態。   但是到了現代,這種身體反應並不能增加我們解決壓力的能力。肌肉緊張並不能增加我們付帳單的能力;心跳加速也不能化解我們跟主管的衝突。所以我們的身體一? 蔔B在應付壓力的狀態,但是壓力卻不能解除,身體就無法恢復常態。 【如何解決現代焦慮?】 要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焦慮,需要改變我們面對壓力的方式。 減輕垃圾負載對於這些人來講,鄭石岩教授並不主張馬上把他們原來的主題負載減少,要減少的是他們的垃圾負載。根據這個壓力公式來分析,鄭石岩教授為那位女主管開了三個處方; 第一個處方是『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腦內啡,使人的心情變好。 第二個處方是『儘量表現出開心的樣子』。鄭石岩告訴那位女主管每天進辦公室前,就深深吸一口氣,裝一裝,假裝高興,感覺自己的胸口鬆開,把眉毛揚一揚,很高興,振作起來,再走進辦公室,並且要記得跟人打招呼。鄭石岩解釋,一旦你經常這樣作,行為影響情緒,而情緒也會影響行為(如此人緣自然就會好起來),人真得會變得比較快樂。 第三樣處方是『笑』。 因為笑的時候可以產生內臟按摩。而且笑的時候通常都會深呼吸,也會刺激身體產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幾個星期下來,這位女主管真的有很好的轉變,她保持運動,心情也變好了,也不再有辭職的念頭了。   【化解壓力20招】 ◆早起15分鐘→讓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面對早晨的壓力。 ◆改善外表! →使自己看起來更美,心情也會更開朗。 ◆把家裡或工作的環境整理一番→如此才能免去找不到東西的困擾。 ◆家電、器具損壞馬上修理或換新→不要任由一些生活不便之處破壞您的情緒。 ◆和樂天派的人做朋友→杞人憂天型的人物,讓您養成擔憂的習慣。 ◆凡事事先計劃→別等到用完最後一滴油才趕著去加油。 ◆做事一件一件來→尚未完成眼前的工作時,別去想下一個任務。 ◆討厭的工作儘早做完→免得令你心煩。 ◆要懂得變通→有些事情不值得力求完美;有些事情必須 妥協、折衷。 ◆把問題說出來和朋友討論→別悶在心裡。 ◆每天做一、兩件你最喜歡的事情→愉悅心情。 ◆每天留給自己片刻寧靜→一方面休息,一方面整理思緒。 ◆不能依賴「記憶」→重要的約會、工作應該用筆記下來,才不會耽誤。 ◆當你感到愈來愈緊張時→試著放鬆肌肉,做幾個深呼吸。 ◆懂得拒絕→學會對你沒時間或沒興趣參與的工作或活動說「不」。 ◆碰到必須大排長龍的情形,不要感到不耐煩。→因為這就是人生,何不一笑置之,安之泰如。如果預期必須等候一段時間,應該帶本雜誌去打發時間! 。 ◆避開吵雜→感到四周聲音過於嘈雜時,可戴上耳塞。 ◆洗個熱水澡鬆弛情緒→夏季可改採冷水浴。 ◆就寢前,先將第二天的生活做一計劃→包括進餐、衣著。 ◆睡眠要充足→缺乏睡眠會使人變得焦慮、易怒。   看人看優點,對事不對人。人本關懷,成長共享。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愛人就先讓自己健康!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拒絕悶搔 私密處多保養 文/黃翠娜 最近有不少婦女因私密處癢、痛求診,其中有幾位患者小聲問醫師:「是不是老公『偷吃』把細菌帶回來?」檢查後發現是天熱潮濕引發的陰道炎。 入夏後,陰部搔癢求診患者增加2到3成,悶熱、潮濕及不透氣的陰道環境有助細菌和黴菌滋長,其中又以生理期前後和排卵期最易感染。正常情況下,婦女陰道有少量透明、乳白色、無味及微酸性的黏稠分泌物,也就是俗稱 「白帶」。 生理性白帶不需治療,不過,當陰道環境欠佳造成酸鹼值與其他環境因子改變時,陰道分泌物的量、顏色、形狀與氣味都會發生變化,若又伴隨局部癢痛或分泌物濃稠時,就可能是發炎了。 常見陰道炎是白色念珠菌(黴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症狀是陰道或外陰部極度搔癢、陰道紅腫,而排尿或行房時,經常有灼熱感、小便疼痛及頻尿,且帶有白色、濃稠、似乳酪狀的分泌物。治療目的為快速緩解症狀,常以栓劑、錠劑於睡前塞入陰道,連續治療10到14天,多可治癒。但是,黴菌性陰道炎的治癒率高,復發率也高。 另一種細菌性陰道炎典型症狀是陰道產生灰色分泌物、均勻一致、稀薄、黏度很低,易從陰道壁拭去、味道難聞像魚腥味,尤其月經前後或未避孕的性交後更明顯。通常以口服藥治療7天,再輔以陰道塞劑治療。 一旦出現症狀,患處切勿用肥皂或熱水搓洗,以免使搔癢處更癢,甚至破皮。就醫前切勿特別清洗,應以原本樣貌讓醫師檢查,才能準確找出病因。 ◎夏季炎熱潮濕,建議女性注意以下生活細節,預防並降低陰道炎: ●經期勤換衛生棉,月經前後儘量不穿緊身不透氣的衣物,例如牛仔褲、褲襪等。 ●少沖洗陰道,因為陰道有自清功能。 ●如廁後,由前往後擦,避免將肛門細菌帶到陰道和尿道。 ●內褲以溫和肥皂手洗,不用強效洗衣粉。 ●少吃澱粉、糖類及刺激性食物(例如酒、辛辣物、油炸類),多吃蔬菜、水果及飲水。 ●性行為前多喝水,性行為後排尿,以減少感染風險。 ●避免用含香料、色素的衛生用品,選擇中性、微酸性洗劑。 ●平時多喝優酪乳、小紅莓汁,有助降低陰道、尿道感染。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吃魚少吃內臟 氰化鉀中毒含杏仁味 優活健康網 – 2012年6月25日 下午4:1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媒體曾刊載海巡署在嘉義縣外傘頂洲潟湖區查獲使用氰化鉀毒魚事件,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上月28日起針對轄內傳統市場魚販、漁會、海產店、超市、賣場計12家業者,查察其魚貨來源及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杏仁味等情形,並於現場抽樣24件檢體送驗,檢驗結果皆與規定相符。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提醒消費者及食品業者應選擇信用良好且明確來源之魚商,勿選購來路不明之魚貨以維護食品衛生安全。 由於氰化物具苦杏仁味,建議在選購魚貨時可以掀開魚鰓聞聞看有無杏仁味,留意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狀,並應儘量避免食用魚內臟。另注意新鮮的魚肉有彈性,肉質若軟化則表示新鮮度下降;新鮮的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且無腥臭味。隨著鮮度下降,鰓之色澤漸成灰褐色或灰綠色,並有黏液出現,且有刺激性之惡臭,最後變成完全腐臭;新鮮魚眼球微凸透明,黑白清晰,且在正常位置。 魚類腐敗後眼球漸次出血成混濁,且瞳孔內凹終至消失,與新鮮時之眼睛有明顯差異;新鮮魚保有魚體本身特有之色澤,腐敗後則失色澤,且腹面色澤漸變紅。新鮮魚之鱗不脫落,反之則鱗易脫落;新鮮魚之內臟完整,故腹部堅實,若不新鮮甚至腐敗時,內臟有明顯的分解現象,因內臟中的消化酵素作用使肉質軟化,甚至腹部破裂,流出濃液或內臟外露;新鮮的魚略帶海藻味,隨著出水時間的增常,腥味與氨臭味均增加,其中以鰓及腹部之氣味較其他部位為強。
1天刷兩次牙、晚上8點後不吃! 美專家:做白工! NOWnews – 2012年6月24日 上午11:5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早晚要刷牙,是許多人從小就養成的習慣!但現在美國專家研究卻說,1天刷牙兩次、半年看一次牙醫和晚上8點以後禁食,都是「白費工夫」的衛生習慣。 想要一口健康牙齒,除了早晚要刷牙外,有時醫生還會提醒三餐後也要刷。但日前美國廣播公司(ABC)諮詢多位牙醫、放射性醫師等專家,列出平常「白費工夫」的衛生習慣,1天刷牙兩次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專家研究顯示,由於牙菌斑依附到牙齒上需要24小時的時間,所以睡覺前仔細刷牙一次其實就足夠。另外,像是半年看一次牙醫、晚上8點以後禁食等,都被專家視為「做白工」的衛生習慣。 不過對於這項研究結論,國內醫師持保留態度,有醫師認為,吃完食物後往往會分解酸性物質,如果不清理就會導致琺瑯質侵害,因此牙醫師還是建議,每天應該刷兩次牙,且睡覺前是一定要刷。 另外,美國專家認為,如果牙齒或是口腔狀態沒有感到異常,一年只需要看一次牙醫就夠。甚至對於有人擔心新陳代謝慢,導致脂肪囤積,選擇晚上8點以後不進食;美國專家表示,時間和進食沒有太大關係。國內醫師也說,只要維持固定運動、一定食量,其論什麼時間吃都不會發胖。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熬夜容易爆肝? 專家:錯誤迷思 • 優活健康網 – 2012年5月25日 下午5:20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彩色人生,首先要有無敵鐵金「肝」,身體徵兆出警訊,小心肝臟在抗議?什麼!生氣易傷肝?解毒妙招獨家公開!吃錯東西,小心肝癌默默找上門!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擁有好心肝呢? 廣告詞說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根據統計,台灣每天有33人死於肝病,每44分鐘就有一人因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送命,每年有7千人死於肝癌,5千人死於肝硬化,而十大癌症死因,肝癌排名第二位,肝病可以說是台灣人的「國病」。但為什麼肝病會這麼氾濫、得肝病人生真的變黑白嗎?其實國人有許多肝病的迷思,反而造成肝病無法好好治療。 一般人要如何判斷肝有異常?其實肝炎大部分沒有症狀,初期還會被誤認是感冒。而許多人謠傳啤酒肚有可能是肝臟問題?但也有可能只是腹水。而台灣300萬人有B肝,那我跟患有B肝人一起吃飯,會被傳染嗎? 其實不會,但A肝可能會。想要輕鬆保肝,其實平常飲食也要多加注意,常聽說過度節食,會傷肝,因為人體在飢餓時,B肝病毒會增加。 也常有人提到疲勞、熬夜的人比較容易爆肝?但毒物科專家林杰樑表示,爆肝跟熬夜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爆肝通常是因為病患本身帶有B型肝炎;至於工作疲勞造成的猝死,是因為器官衰竭或心肌梗塞導致的。至於從從中醫角度來看,壓力大、熬夜疲勞容易造成肝火旺盛,但中醫的肝火旺盛講的是一種狀態,跟肝臟沒有直接關係。
迷信草藥電台藥 破產喪命- 作者: 記者何炯榮、陳信利╱連線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6月2日 上午2:45 「媽媽,我什麼時候可以把肚子裡的管子拿掉?這樣子上學很不舒服,都不能跟同學一起玩。」聽到念國小五年級女兒這番話,卅多歲的媽媽內心非常自責,忍住淚水安慰女兒:「再過一陣子,媽媽會捐一顆腎給妳,妳就可以把管子拿掉了。」 這名小五女孩,是彰化基督教醫院收治的紅斑性狼瘡患者,連續三年藥物控制,但因父母聽信民間偏方,突然「失蹤」停藥,半年後全身水腫回到醫院掛急診,被診斷要終身洗腎。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主任錢建文說,紅斑性狼瘡是台灣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青春期女生較易發生,症狀是血尿、關節痛或水腫,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否則容易造成急性腎臟病,面臨洗腎。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腎臟科醫師陳世宜談起濫用藥物,不勝唏噓!他說,六十五歲王先生有腎臟病,買電台廣告成藥服用,一斤四、五萬元的冬蟲夏草不手軟,甚至跑到台南給香港來的赤腳仙看,「前後花了三百多萬元,幾近傾家蕩產」,七年前惡化成尿毒症,不得不洗腎,後來到大陸換腎,因感染喪命。
我向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小學生都看的懂,10個拒絕培林/瘦肉精的理由!」(網頁連結在此: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16707861)如果妳沒時間,就請直接看這十點理由: 10個拒絕培林/瘦肉精的理由! 一、聯合國沒有同意培林使用 二、歐盟禁止培林 三、中國禁止培林 四、FDA警告:用培林時要穿防護衣加口罩 五、FDA警告:吃培林的豬會生病 六、研究論文:吃培林的狗也會生病 七、聯合國專家:培林的人體實驗不及格 八、學者:長期吃培林有得癌症風險 九、開放培林會害慘豬農 十、維基解密:美國壓迫台灣開放培林 妳千萬不要是那被政客謊言所騙的二十六%。理由在作者在每一點理由都註明了根據、出處。反對瘦肉精牛肉進口,絕對不是藍、綠鬥爭的問題,是我們家人日常飲食安全的問題。更何況,即使是執政黨的立委,例如徐欣瑩所自費進行電話民調顯示,僅有二成六的民眾贊成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反對的民眾高達六成八。就算再加上有利經貿等等誘導式說明,贊成者從未過半。更重要的是,反對開放瘦肉精的女性比例高達七十四%,姊妹們,此: 對於開放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馬總統多次強調三原則:「沒有預設立場、沒有時間表、沒有對美方做任何承諾」,還說「國民健康絕對放在第一位」。很顯然,馬總統知道瘦肉精對國民健康的危害,非同小可。但是,今天總統卻不顧民意,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要對黨籍立委黨紀伺候,本星期要強行在立法院通過開放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案。請姊妹同胞團結力量,一定要發出聲音,別讓家人健康受到威脅。請上網搜尋主婦聯盟活動「立委聽好!我不要瘦肉精!」並上傳照片Tag立委,讓這些只顧黨意、違逆民意的立委無所遁形,讓這些危害我們家人飲食安全的立委落選!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陳旺全中醫師 「剪刀操」防疾病、抗老化

richqueen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11:10:39 | 要健康
不受環境影響,也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在雙手可以伸直、沒有尖銳家具的地方,一個人就能獨力做「剪刀操」,做到汗水淋漓、通體舒暢。
年近60,看起來卻像50歲不到,陳旺全醫師自創、研發的「剪刀操」,不僅讓他青春永駐,而且精力充沛、不容易生病。陳旺全的這套「剪刀操」,充分活絡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等於全身12條經絡都運動到了,而且陰陽調和。
所以勤做「剪刀操」可以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增強抗病抵抗力,還能減緩記憶力退化,有助一般人養生保健。
全身12條經絡都運動到了
陳旺全一星期看12個診次,平時演講、研究、發表論文不斷,還寫了10幾本書。最忙的時候,曾經一天只睡一小時,不夠的部分,就撿剩餘的時間來補眠。因為勤做「剪刀操」,也留心飲食,「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而能有足夠的體力、腦力做事。
說起這套「剪刀操」,陳旺全很有心得,說平時他在內科、針灸門診時,教很多中風和腦性麻痺病人做復健,用的就是這套「剪刀操」,後來發現效果真的很不錯,而認真推廣這套體操,讓有病的人靠著做體操自己幫自己,沒病的人做體操養生保健。
他說,未來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很多退休的人沒事做,很容易被老人痴呆症所苦,而「剪刀操」所需空間不大,也不受時間限制,又不是劇烈運動,活動量不算大,還可減緩老人記憶力衰退,是老少咸宜的保健運動。如果能在戶外活動,在山上、瀑布邊充滿芬多精和負離子的地方多做幾回「剪刀操」,那就更有益身體健康了。
中風、腦性麻痺復健成效顯著
陳旺全說,中醫講的「陰陽平衡」、「致中和」,也就是西醫說的「酸鹼中和」、「免疫平衡」。他的「剪刀操」也源自經絡原理,透過手部和足部的動作,刺激經絡循環來調節免疫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在做手部動作時,因為每根手指牽動不同的經絡,會對應到特定臟腑,所以如果拇指向上伸直的反應比較鈍、有點麻、感覺不那麼靈活,那就代表肺部功能有待加強;若是食指感覺不靈活,則是大腸、消化系統有狀況;若是中指,則是心包經、胸腔之循環系統;若是無名指和小指,就對應到心臟。
做腳部動作時也可自我診斷一下,腳內側走肝、脾、腎經,若是腳內側酸麻、蒼白、萎縮或水腫,則代表肝、脾、腎功能有狀況;腳外側走胃、膽、膀胱經,若腳外側酸麻痛,則代表消化、膽道及泌尿系統功能不佳。
這套「剪刀操」原來只有手、腳三式,後又加上進階版的「原地踏步操」,一套共四個階段,只要動作確實,指尖用力,手肘盡量伸直,膝蓋該彎、腳尖該踮的時候「量力而為」,以能保持身體平衡、不跌倒為原則。一次做數回,每次運動30到40分鐘就足夠,最後再做個簡單的「收操」,就算大功告成,每天早晚各運動一次。一開始,做操不久就會渾身發熱、發汗,做完整套操後,全身的經絡都拉到了,心跳數若達每分鐘(220-實際年齡)×0.7次,就算有功效。只要能持之以恆,一定能長保健康,每天都精力旺盛。
中風或腦性麻痺的病人,通常平衡感較差,做「剪刀操」時若有家屬從旁協助照護、必要時給予攙扶最好。一般人做「剪刀操」,若遇單腳彎膝、踮腳等動作難以保持身體平衡時,也可適度把腳放下、支撐一下,以運動安全為最重要。如果從頭到尾做完四階段操會覺得吃力,也可以循序漸進,先熟練第一階段,練完直接跳第五階段「收操」,等到能駕輕就熟後再依序進階,慢慢加入第二、三、四階段,務求每一個動作都做得確實。
《第一階段:手部運動》
準備式: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向身旁兩側伸直平舉,五指朝上,縮小腹,擴胸。
1.雙手五指朝上(手部動作圖A),手肘關節伸直、不能彎曲,向胸前靠攏,與胸同高,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手胸前交叉到極致,再慢慢打開,回到準備式。
2.一樣雙手五指朝上,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胸前交叉到極致,再打開回到準備式。
3.以下動作重複上述之1到2式,唯手勢變化為手部動作圖B~F,每一個手勢要做兩式,總計應再做10式,此一部分動作才算完成,接續下一階段動作。
4.雙腳直立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重覆上述1~3動作。單腳直立時,另一腳曲膝,腳背盡量拉直成一直線,腳底盡量貼近屁股。
《第二階段:手┼足半蹲運動》
1.雙腳一路維持「雙膝微彎,半蹲」的狀態,縮腹、挺胸、手肘伸直,甚至回準備式時依然保持半蹲。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2.雙腳半蹲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腳背盡量拉直,腳底盡量貼近屁股,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第三階段:手┼足半蹲┼踮腳尖運動》
1.雙腳一路維持「雙膝微彎,半蹲,再踮腳尖」,縮腹、挺胸、手肘伸直。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每個動作完畢,回準備式時雙腳依然保持半蹲,但若無法保持身體平衡,可以在回準備式時暫時不踮腳。
2.雙腳半蹲、踮腳尖做完上述動作之後,先右後左換單腳做,腳背盡量拉直,腳底盡量貼近屁股,依序重覆《第一階段:手部運動》的每一個動作。
《第四階段:踏步操》
準備式:雙手隨雙腳踏步而前後擺動,手肘伸直。
1.雙手動作如手部動作圖所示:先做A手勢,兩手前後各擺動一次,以此類推A~F手勢,兩手前後擺動一次。
2.雙腳動作如下:抬起來的那隻腳,大腿要和身體成90度垂直,腳背盡量拉直成180度,腳後跟盡量踢到屁股。兩腳交替踏踢,配合A~F的手部動作。
《第五階段:收操》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在腹部前面十指交叉緊扣,手肘伸直。然後雙掌外翻,向前、向上慢慢舉起,同時盡量吸氣,手舉到頭頂,氣也吸到飽足,踮起腳尖。停一下,雙手自然鬆開,手肘依然伸直,兩手掌心朝外,慢慢放下,同時也慢慢吐氣。最後雙手回到身體兩側,氣也吐盡,就完成「收操」動作。

老爸的養生秘笈

◆一次中醫保養,一份幸福承諾。癌症,家庭幸福的最大殺手。心血管疾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肝病,人生快樂的休止符。酸痛病,一生揮不去的夢魘。
老爸的養生秘笈
老爸的養生秘笈
作為一個父親是相當辛苦的,尤其是一位稱職的好父親更是如此,許多父親在為家庭事業衝刺的時候往往卻忘記自己的身體警訊亮起了紅燈。將全部心血奉獻給家庭和工作,卻失去最寶貴的健康,實在是令人惋惜。個人以二十年的臨床經驗介紹各位辛勞的父親們一些居家保健的藥膳飲食。
動腦老爸的養生秘笈:
從事於企業中高階主管、創意工作者等工作的老爸,腦力、智慧的壓榨是不言可諭的,所以動腦型工作的老爸們便可以選用以下:
1. 蕎麥粥:蕎麥20克、小米30克加水500c.c煮粥。
2. 百合山藥粥:百合20克、山藥30克加水500c.c煮粥。
另外如大棗、黑芝麻、黑木耳也是對益智聰慧相當好的食材。
穴位刺激上可選液門、百會、曲池三穴,每日按壓五至十分鐘,對活絡腦部神經也有相當的幫助。
電腦族老爸的養生秘笈:
從事於電腦相關行業的老爸,除了絞盡腦汁外,更要長時間的坐在電腦螢幕前,無論眼睛的疲勞及長久坐姿對脊椎的影響都是很大的,電腦族老爸們要舒緩眼睛疲勞可選用如:
1. 枸杞菊花茶:枸杞5克、菊花3克,沖熱水300c.c,即可飲用。
2. 決明子粥:決明子15克、白米70克、白菊花3克加水400c.c煮粥即可飲用。
眼睛疲勞的穴位按摩在上光明穴及攢竹,每日按壓二至三次每次約五分鐘,能有效舒緩眼睛疲勞及長期的不適感。
舒絡筋骨可選用:
1.伸筋草茶:伸筋草2克、雞血藤1-2克加水800c.c煮沸去渣飲用。
久坐的筋骨酸痛穴位可以刺激手三里及陽陵泉二穴,每日二至三次,每次約五分鐘。一般都有很好的效果。如疼痛不能緩解,應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坐骨神經痛或骨刺等其他疾病。
勞動老爸的養生秘笈:
從事勞動工作的父親們四肢的勞損問題最常發生,肌肉關節由於長期的過量使用,經常容易疲勞,可依疲勞酸痛部位的不同以穴位刺激來紓解不適。
1. 肩頸酸痛:以肩井穴最為有效,每日按壓3-4次,每次5分鐘,就有不錯的效果。
2. 腰部酸痛:刺激手掌背部的腰一穴及腰三穴便能適時緩解腰痛的不適。
3. 手臂酸痛:以曲池、外關兩穴最為便捷有效。每日按壓二至三次,每次五至十分鐘。
4. 腿部酸痛:每日刺激三陰交及委中兩穴三次,每次五到十分鐘,可減少久站引起的腿部不適。
以上的藥膳、藥茶及穴位刺激都能有效的舒緩各種職業常見的不適,若能持之以恆,不但能緩解疼痛,更能養生強身,在此預祝各位辛勞的父親都能健壯快樂,好讓每位老爸都有更健康的身體面對更大的挑戰。
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49號3樓(長安東路、松江路口) 電話:02-2521-1998 傳真:02-2543-2732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黑心醫美你被騙了嗎?美容亂象多 低價、灌水再剝皮

只要你敢做,不怕被抓你就可以做醫美!面子錢最好賺,這已經是國內醫界公開的秘密,上午是泌尿科醫師看泌尿道感染,下午搖身一變幫人打玻尿酸、微整型,做完下面做上面,坊間醫學美容亂象多,不但不分科別一窩蜂搶發美容財,更有不肖開業醫師利用欺騙手法,先低價誘客上門,再灌水療程,一條牛剝兩層皮。
醫學美容最早只有皮膚科或整型外科醫師在做,但這幾年,幾乎所有科別的醫師也都陸續加入,兼做微整形,甚至連美容院、SPA、沙龍、個人護膚坊也都打著「醫學美容」招牌攬客。
彷彿宣告「救醜不救命」的時代已經來臨,連前衛生署長、台北榮總院長林芳郁日前也忍不住跳出來痛批,畸型的健保制度,全台4萬名現職醫師中,至少有4分之一、1萬多人「撈過界」跨足醫美。
只要儀器合法、只要有張醫師證書,管你是急診還是泌尿科醫師,你就可以做醫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無奈的說,以目前最夯的飛梭雷射和淨膚雷射為例,很多醫師甚至連能量調多強?多久打一次?什麼膚質可適用?都還搞不懂,已經坐上手術椅幫人除斑、去皺加美白。
亂做一通的後果,受傷的還是消費者,邱品齊就曾收治一名中年女性,原想利用淨膚炭粉雷射,打去兩頰的雀斑,沒想到,找到沒經驗的醫師能量開太強,一打整個臉受傷發炎,反而打出一臉黑斑,治療了2年才恢復不到6成。
邱品齊形容,開刀時,很多人都擔心遇到菜鳥醫師,成了「練刀」對象,但求助這些豪無專業和經驗判斷的醫師做微整型,不但是把自己送上門「練刀」,更可能被當成肥羊,連剝好幾層皮,順便賠上錢包。
黑心醫美手法,「低價促銷」往往是第一步,先用低於市價好幾成的優惠價格,引誘消費者心動上門,接著才是重點戲上場,所謂「包套」正是不肖開業醫師最常用的話術,要求連續做滿6到12次不等療程,乍看俗擱大碗,其實暗藏玄機。
邱品齊戳破其中的陷阱,說穿了就是「灌水」,舉例來說,不肖醫師會把原本只需做2次、每次2000元的療程,包裝成6次、每次1000元的包套療程,消費者一看單價的確便宜、次數又多了,卻不知道若要達成一樣的效果,根本不用白跑這4趟,只要醫師一開始不要暗動手腳調弱雷射,故意讓效果變的不明顯就好。
購物台販售的超低價醫美體驗卷,更是不要傻傻上當,邱品齊提醒,如果醫學美容的成本低到可以上購物台含血、含淚大放送,那儀器品質跟醫師技術水準應該也沒什麼好料可以期待。
想終結醫美亂象,邱品齊呼籲,衛生主管機關應該明訂醫師資格和評鑑制度,消費者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真想微整型顧臉皮,事前除了多做功課,了解自己打的究竟是什麼之外,還應該多諮詢幾位醫師意見,尤其是沒有業績包袱的公立醫師醫師,才好判斷什麼是合理的醫美價格。

無聲殺手心血管病 患者怎麼保健?

-字+字優活健康網 – 2012年2月19日 上午5:50相關內容放大照片無聲殺手心血管病 患者怎麼保健?
冬天日夜溫差大,低溫會加快血液的凝結,讓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在血液循環變差的情況下,血流不順暢容易引起心肌缺氧。而當寒意湧現時,身體不知不覺產生的「抗冷」小動作,也會讓血管收縮速度更快,加重心臟的負荷。
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平均年齡是52歲,但最年輕的心肌梗塞發作年齡卻只有22歲。因此,好發於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其實會從年輕、甚至兒童期即開始逐漸累積危險因子,其中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建議,要從年輕時養成保護心血管的觀念,並從細節開始著手。
過年的應景食品大多以高鹽分、高熱量、多油脂等成分為主,大啖美食之餘卻忽略這些料理都是三高族(高膽固醇、高蛋白、高油脂)的來源,若加上無節制的大吃大喝,攝取的營養超過身體的需要,會使血脂肪上升,容易讓動脈阻塞硬化;此外,很多人在年假期間每天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懶得起身運動,更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康聯資深營養師趙思姿表示,正確選擇食物的營養成份,注意總攝取量,並搭配規律的運動,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的最有效方法。
陳皇光醫師說,隨著氣溫降低,人體新陳代謝緩慢,身體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血管突然收縮,血流供應中斷或血液流通受阻,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或復發)。通常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是心血管病猝死的高峰期,所以冬季需更注意加強自我保健。
暖身運動:睡眠時各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清晨起床時突然大幅度運動,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注意保暖:手部、頭部、臉部等部位受寒,容易引起末梢血管收縮,造成心跳加快或冠狀動脈痙攣,供血不足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栓塞。
緩慢起床:因為剛清醒時人體血管的應變能力較差,突然活動易引發血管疾病。在早晨清醒後,建議先養神5分鐘後再起床活動。
適度進補:國人素有「冬令進補」的習慣,冬季人們運動量本來就少,加上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血管疾病。
適量運動:運動量減少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
適當營養:多吃魚類、豆類、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避免糖類、奶油、咖啡及動物油,尤其辛辣、油膩的食物更是禁忌。
心情愉快:負面情緒及情緒激動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陳皇光醫師提醒,隨著現代人對健康的重視,以心血管健康為訴求的產品更是備受青睞。但食用健康食品也有禁忌,尤其衛生署對「健康食品」的定義,闡明健康食品「非藥物而是食品」,雖然能在電視上看見產品廣告標榜某些特定的保健功效,但絕不與治療或矯正疾病的藥物相提並論。例如號稱有降血脂效果的「紅麴」,因為它的作用和史坦汀(STATIN)非常相似,所以有服用史坦汀禁忌的高血脂患者(尤其是有肝炎或肝硬化等肝功能異常的病患),或正在服用以HMG-CoA為主成分的降血脂藥物,也不適合食用。建議您在選擇保健食品前,應先請教醫師的專業意見,避免加重病況。
張貼者: 郁臻 於 下午2:17

7招 防下背疼痛

-字+字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2月15日 上午12:09經常下背痛的人,老是為了疼痛所困。對此,嘉義基督教醫院復健治療科組長洪景晃表示,上班族往往在無形之間造成姿勢不良,甚至引發疼痛,在長時間惡性循環下,也讓許多人出現了下背疼痛的困擾,建議可活用七招防下背痛的方法,讓下背痛不再纏身。

洪景晃指出,誘發下背部疼痛或痠痛的因素相當多,但最常見的主要原因多半是發生在搬運重物時,因為搬重物最常發生不當使力或姿勢不良的問題,長期下來就造成下背部的疲勞緊繃,進而引起疼痛,其他包括抽菸、肥胖、穿著高跟鞋、錯誤的工作習慣、體適能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引起下背部疼痛。

洪景晃進一步指出,只有從生活作起,維持良好的姿勢,這樣才有利於避免產生下背痛。預防勝於治療,解決下背痛的根本之道有七招,第一,不要彎腰搬重物;第二,妥善控制好體重;第三,保持良好的姿勢;第四,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

第五,穿著高跟鞋時,鞋跟最好不要超過一英吋;第六,不要長時間坐辦公椅,最好一個鐘頭起來活動五分鐘;第七,如果一定要搬重物,建議盡量用推的,避免用拉的方式。然而,當不小心發生下背痛時,應適當地做好正確的處置比較妥。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